說文:“帚,糞也。从又持巾埽冂內。古者少康初作箕、帚、秫酒。少康,杜康也,葬長垣。”
【釋形】
帚,甲骨文、、,唐蘭謂甲骨文“帚字之形正象王帚一類之植物,以其可為埽彗,引申之,遂以帚為埽彗之稱。”其實象繁出枝條草本植物紥把成掃帚之形,下為掃刷的手柄,之下末端呈歧叉,是紥把之端緒,上為掃刷的頭部,中間从“”為紥把。凡从之“”者多表示纏束,例、帝二字均从之。金文與甲文形同,增手孳乳為“掃”。增“竹”作“箒”,表示笤帚一般是用植物類製作的。已嫁女子稱婦,婦人操持家務,多持用掃帚,則成為一般婦女之身份指代,故卜辭多用作“婦”。為了顯義,甲骨文或加“女”旁作“”。本義為掃把,杜甫送重表姪王殊評事使南海詩:“家貧無供給,客位但箕∽。”
【釋義】
(一)通“婦(帚,讀fù)”。卜辭:“貞:帚(婦)弗其骨凡(之)疒(病)。”(合集709正)“帚(婦)娩不。”(合集14030)卽嘉,生男曰嘉,生女曰不嘉。
(二)通“婦(帚,讀fù)”。人名。婦嫡觶:“帚(婦)嫡。”此是西周早期銘,帚,表婦義,因以稱“婦嫡”。
【字例】
帚姦觶
父乙尊
女歸卣
婦女簋
比 簋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