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hòu厚)胡口切(后)

說文:“後,遲也。从彳、幺、夊者,後也。 古文後从辵。”

【釋形】

後,甲骨文 。幺 夂,上部从“幺”,下部从,“幺”本是“葫蘆”果實的象形,長頸而腹如球狀,此喻為該人之小腿“腿肚”較大,欲前猶墜,示行走受“幺”之限制,這是相對而言之,較他人行走起來顯之緩慢,其與“(趾的倒形)”會意,表示“腿肚”累贅而行進緩慢,故訓為遲緩,落後義。或增从彳,與“辵”同,是行走意。金文从辵(彳),或从“各”,各的本義為“格”,義為到、來,會意乃表示到某處遲也,當是其本義。後、后,初非一字,今簡化皆作后。

【釋義】

(一)走在後面,與“前”相對。氏壺:“罒 弋獵母(毋)(後)。”論語·雍也:“非敢~也,馬不進也。”

(二)時間晚。與“先”相對。卜辭:“甲子卜先後朿。”(八七二八)叔家父:“用速先後諸(兄)。”呂氏春秋·決勝:“知先~遠近縱舍之數。”詩經·邶風·谷風:“我躬不閱,遑恤我~?”

(三)後代,子孫。師朢鼎:“王用弗(忘)圣人之後,多蔑曆易(賜)休。”後漢書·順常紀:“初聽中官得以養子為~,世襲封爵。”

(四)人名。伯克壺:“用乍(作)(朕)穆考後中(仲)壺。”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7 0:57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