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東,動也。从木。官溥說,从日在木中。凡東之屬皆从東。”
【釋形】
東,甲骨文、,金文與甲文同,象兩端以繩束橐之形。丁山說文闕義箋引徐中舒說:“東,古橐字。”“實物囊中,括其兩端。東形象之。”橐與東雙聲,借為東方之東。說文之釋非初文之義。
【釋義】
1.dōnɡ得紅切
(一)方位詞,日出的方向,與“西”相對。師簋:“(司)我西扁(偏)東扁(偏)僕(馭)、百工、牧、臣、妾。”
(二)地名。東陵,今河南固始西南。東陵鼎:“東陵。”東陵,漢書·地理志:廬江郡“金蘭西北有~陵鄉,淮水出。”尚書·禹貢:“過九江至于~陵。”
(三)人名。東尊:“唯東(惠)于金,自乍(作)寶彝。”
2.dǒnɡ 多動切
(四)通“董”。督察。師簋:“東(董)(裁)內外,母(毋)敢否(不)譱(善)。”尚書·大禹謨:“董之用威。”偽孔傳:“董,督也。”商周金文註云:“東,孫詒讓讀為董裁,諸家多從之,意為董理裁決。”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