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扣,牽馬也。从手,口聲。”
【釋形】
商代金文有字,从,从又會意,亦表聲。,是凵的倒文,說文:“凵,張口也。象形。口犯切(qiǎn)。”唐韻:凵,“丘范切(kǎn)”。音坎。其訓音讀與“叩”近,玉篇:“叩,擊也。”所訓叩與扣通。商金文是以形表意,為象意字,象用手搬起“”倒扣的器物,卽“扣”的本字。由蓋“扣”引申有“擊”義。戰國金文从攴,从口會意,口亦聲。口,表示器物之口;攴,示手(或手持物)搬開其扣物之口,亦應有合扣意。廣韻:“叩與扣同,亦擊也。”
【釋義】
(一)族氏名。扣父己鼎:“(扣)父己。”
(二)量詞。廿五年盌:“廿五年,(盌)扣,一斗八升。”盌,說文:“小盂也。”盌扣,疑為一“盌”稱之為“一扣”,盌扣是省一之稱;或“扣”猶“滿”,滿一盌,一盌(亦為一盂)容“一斗八升”。猶如書文一套稱之“一扣”,是“扣”用為量詞之例。
【字例】
戰國中期器,“左使車帳桿接扣”
1977年河北平山縣三汲公社七汲村中山王墓出土。
圖採自商周金文資料通鑒(電子版),並註云:“‘Ⅱ’式左車帳桿接扣共20件10套,每套由一件子扣和一件母扣組成。”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