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麻,與
同。人所治,在屋下。从广,从
。凡麻之屬皆从麻。”
【釋形】
麻,春秋金文从厂,从
會意。
,金文形仍與“散”之左部形同,从二“
”(參見“
”,說文釋“
”);戰國銘字省作“
”。說文之釋當是。厂,表示山厓溝窪,此植物適宜與諸類地生長,是“
”之增旁字。大麻(俗稱麻子),是禾類植物,一種不結籽實,卽枲麻(俗稱大麻),專用作刮皮可製作繩索等,古特指此麻;一種結有籽實,籽實用以柞食油,卽苴麻(俗稱小麻),其稈之皮,仍可刮用。二者統稱為麻子,其莖皮纖維,亦俗稱為麻。古為五穀(指苴麻)之一。黃帝·素問:“麻、麥、稷、黍、豆,為五穀。”又指麻的莖皮纖維及製品。左傳·宣公八年:“冬,葬敬嬴,旱,無~,始用葛茀。”(茀:通“紼”。牽引棺柩的繩索。)又麻布喪服。禮記·樂記:“衰~哭泣,所以節喪紀也。”(衰:喪服。)
【釋義】
人名或為氏名。師麻孝叔鼎:“師麻孝弔(叔)乍(作)旅鼎。”襄城令韓戈:“司寇
(麻)維。”麻維,任襄城縣司寇之職。齊大夫麻嬰之後。見風俗通義。
【字例】
.JPG)
師麻孝叔鼎
.JPG)
師麻孝叔簠
.JPG)
司寇矛
.JPG)
襄城令
韓沽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