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麥,芒穀,秋種厚薶,故謂之麥。麥,金也。金王而生,火王而死。从來,有穗者;从夕。凡麥之屬皆从麥。”
【釋形】
麥,甲骨文
、
,从來,从
會意。來,象麥禾之形;
,諸說多釋為止之倒形。李孝定謂來、麥本為一字。從甲文形看,此釋亦是,聯繫金文形看,下部从
,有別與“止”。實為“又”之倒形,是“麥”字下部字形之來源,是手握持“麥子”株稈的倒手指狀,又有別與“爪”,卽收割麥子用手的象形。麥是多株稈混穗生,完滿一株,為數單枝株,而麥熟收割又多以三、五株為滿手把,以一把一把進行收割。“
、
”是手指“虎口”之倒形,卽手持麥把形。其上从來(麥),之下正是人之手指張開為“虎口”狀,卽小指至無名指四指齊並,以大拇指為一指,張而成弧曲,象用滿手掌握持麥之形,“虎口”狀是割麥成手把的方式,西周早期金文麥鼎字極肖,形近與甲文,其“來”的中間一豎畫(麥稈)延伸於“倒手掌”內。仲
父盤字左部為麥的象形,右部象割麥之“鐮刀”用具形(或為構成手持“刀形”),未見有識之麥,所見釋之諸異。
【釋義】
(一)小麥,泛稱黍稷物。卜辭:“食麥。”(合集24440)仲
父盤:“黍.JPG)
麥。”杜甫大麥行:“大~幹枯小~黃,婦女行泣夫走藏。”
(二)人名。作冊麥方尊:“乍(作)冊麥易(賜)金于辟侯,麥揚,用乍(作)寶尊彝。”作冊麥,作冊是職官之稱,名麥。
【字例】
.JPG)
麥 尊
.JPG)
麥 鼎
.JPG)
仲
父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