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敝,也。一曰:敗衣。从攴,从,亦聲。”
【釋形】
敝,甲骨文(屯39)、(合集548),兩形體比較,前一形之左部為“巾”,上下增飾小點∷,象以手持物清除“衣巾”之污形,或∷為水滴,以示擦巾用之水。,不从∷,或為以手持物裁“巾”衣。以此看又很難說為敗碎衣物。據說文多釋“”象敗巾衣之形,增攴卽“敝”,說文又云:“一曰:敗衣。”卜辭用為地名義。“”,金文編收入“巿”字條。其从巿與从巾意同,故應與甲文“”同。
【釋義】
,或讀“(fú)”。古代祭祀用的蔽膝,以熟皮為之。盨(或簋):“王乎(呼)史冊易(賜)般(鞶)、虢(敝或)、攸勒。”蔽从敝聲,蔽、相通。蔽、、,三字均為幚母,蔽、為月部;()為質部,月質旁轉,、同義,均為蔽膝。說文:“巿,也。上古衣蔽前而已。,篆文巿从韋从。”又:“,也,所以蔽前。”禮記·玉藻:“一命緼幽衡,再命赤幽衡,三命赤蔥衡。”孔穎達疏:“他服稱,祭服稱,是異其名。、皆言為蔽,取蔽障之義也。”虢,上飾虎所攫畫之跡。
【字例】
四年簋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