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shā煞)所八切(杀)

說文:“殺,戮也。从殳,杀聲。凡殺之屬皆从殺。,古文殺。,古文殺。,古文殺。”

【釋形】

殺,甲骨文(3下34.10)、(1.1),徐中舒甲骨文字典:“之初文。”“後世亦借為殺。”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:“卜辭:‘(殺)牛’。”“卜辭又假借作祟。殺、蔡、祟三字讀音亦近, 字一字兼三……”殺字依甲文形考之,初有其本義,非借字。甲骨文上部象木棒交叉綁絞搭架之形,古殺牲,宰死則用木架,將牲體吊起,進行剖析、剔刮:挖內臟、分解其骨與肉及其肢腿等,其下為尾巴及尾毛之垂吊狀。

金文攸比鼎,从攴,从杀(象頭有毛飾之形),會擊殺之意;殺鼎字與甲文同,以形表意作,上部成三豎畫乃由甲文之上部的木架交叉之形演變而來,下部呈“刀”形,以“刀”表殺,左右小點示血滴。春秋金文庚壺字作,左部承甲文形已演變,右部承金文从刀,易作“殳”,與三體石經僖公作“”、文公作“”从攴吻合。系文字作,上从(是木架上端交叉之狀的表示),說文:“(yì),芟也。从丿,从相交。刈,或从刀。”其下垂吊殺牲之體形省書之,小篆文便由系文字演化為下从术,其上从,亦含有割殺義,右部承金文字从“殳”。緣于殺牲以祭,故銘文用為“蔡(从艸,从祭)”,假借之。殺:初本以木棒交叉成架,宰死之牲而掛吊狀,由歷經演化,雖牲體不存,卻有意無意復初文構意:从,並从之“木(正表示了交架之所本)”,亦从“殳”,是之殺。今簡化作“杀”。

【釋義】

1.shā所八切

(一)戮也。攸比鼎:“……迺事(使)攸衛牧誓曰:‘敢弗具(俱)付比,其且射分田邑,則殺’。”論語·衛靈公:“志士仁人,無求生以害仁,有~身以成仁。”銘文之“殺”,一說意為“放”。

2.cài 倉大切

(二)氏名。蔡鼎:“殺(蔡)乍(作)父戊。”此銘之“殺”,讀“蔡”。蔡大師:“(蔡)大(太)帀(師)賸(媵)(許)弔(叔)姬可母飤,用(祈)眉壽。”通志·氏族略二:“蔡氏,(周)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國也,……為楚所滅,子孫以國為氏。”另見“蔡”字。

(三)古國名。蔡侯匜:“蔡侯乍(作)姬單朕(媵)匜。”

【字例】

攸比鼎

蔡侯鼎

蔡大師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21:53: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