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釋形】
,該金文字柯昌濟釋
,云:“古夷名,从矞从尸,尸卽古夷狄“夷”字,疑卽古裔夷裔字”。案疑為从邑(省作卩),矞聲,隸變作
。例“郅”,从邑,金文作之“卩”。
【釋義】
邊遠的東方少數民族之稱。鄂侯御方鼎:“王南征,伐角、
,唯還自征,才(在)
。”柯昌濟先生釋為“
”,“疑卽古裔夷字,左傳·定公十年:‘齊侯以萊人劫魯侯,孔子曰:兩君好合,而裔夷之俘,以兵亂之,裔不謀夏’云云。裔矞音近,此字當爲从矞聲,卽古裔夷字也”。案此説从矞聲,
當亦通裔。它銘有作“遹”,翏生盨:“王南征淮尸(夷),伐角
,伐桐遹。”有説鼎銘之角、
,是此銘之角
、桐遹之省稱。依此以盨銘之例,鼎銘亦應讀遹(yù)。另參“遹”字條。(見197頁)
【字例】
.JPG)
鄂侯御
方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