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汓,浮行水上也。从水,从子。古或以汓為沒。,汓或从囚聲。”
【釋形】
汓,甲骨文、,象孩子(或人)泅于水中,為泅、湭之初文。西周晚期金文从水,从子,與甲文構意亦同,與小篆文形同。戰國金文或增从“西(qī)”為聲符,作。
【釋義】
(一)泅水。卜辭:“癸丑卜,不汓。”(乙九○三二)
(二)人名。牧簋:“王才(在)周,才(在)師汓父宮。”職官為師,名汓父,故稱師汓父。二年鄭令矛:“奠(鄭)伶(令)(槨、郭)汓。”(郭)汓,郭氏,名汓,為鄭縣縣令官。卅一年鄭令戈作“”。
【字例】
牧 簋
二年
鄭令矛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