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爰,引也。从
(biào),从于。籀文以為車轅字。”
【釋形】
爰,甲骨文
(京4894)、
(簠人85),上、下各一手,一手牽拉、別以一手助推,像兩人同持“丨”物,一人前拉另一人助推,會為援助之意。商代金文與甲文同,當是“援”之初文,與“受”字構形相類。西周金文上部从“爪”,下部从“又”,中間所拽、助推物之丨上添加了對稱弧畫,變的不類,遂近乎於“于”,故小篆文說文云:从“于”。
【釋義】
1.yuán(舊讀yuàn)王眷切
(一)援、援助。卜辭:“乎(呼)爰帚(婦)姼乳。”(合集22247)
(二)更換,改換。散氏盤:“有爽,實余有散氏心賊,則爰千罰千,傳棄之。”此云:如果有違誤,實是我對散氏心懷禍念,那么改換一千就罰一千,執而放逐之。史記·酷吏列傳:張湯“湯掘窟得盜鼠及餘肉,劾鼠掠治,傳~書,訊鞫論報。”司馬貞索隱引韋昭:“爰,換也。古者重罰,嫌有愛惡,故轉移獄書,使他官考實之,故曰傳爰書也。”一說此銘文之“爰”,讀“鍰”。
(三)連詞,于是。虢季子白盤:“王孔加(嘉)子白義,王各(格)周廟宣
(榭),爰卿(饗)。”張衡思玄賦:“~整駕而亟行。”
(四)人名。爰子
鼎:“爰子
之飤
。”
2.huán戶關切
(五)“鍰”,重量單位,具體重量說法不一。乃子克鼎:“疾辛白(伯).JPG)
(絲)蔑乃子克曆,五十爰。”湯馀惠說:爰讀為鍰,重量單位。尚書·呂刑:“墨辟疑赦,其罰百鍰,閱實其罪。”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註疏:“古尚書說:‘百鍰、鍰者,率也。一率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。百鍰為三斤。’馬融曰:‘鍰,鋝也。鋝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’。賈逵說:‘俗儒以鋝重六兩。’周官劍重九鋝,俗儒近是。……云‘俗儒以鋝重六兩’者,馬以說今文者為俗儒。云‘近是’者,以六兩當云六兩大半兩也。”小爾雅:“鋝,謂之鍰。”參“寽”字條之“釋形”戴說。
3.yuàn王眷切
(六)通“瑗”,孔大邊小的璧。吳虎鼎:“吳虎拜
首天子休,賓善(膳)夫豐生章(璋),馬匹,……賓內
(司)土(徒)寺
□〔璧〕、爰(瑗)。”爰前一字殘泐,據王輝商周金文補為“璧”,云:“璧、瑗皆禮玉。李學勤則隸作復(覆)。”荀子·大略:“問士以璧,召人以~。”。
4.wǎn於阮切
(七)通“宛”,地名。鄂君啓舟節:“庚爰陵。”戰國古文字典:“爰陵,讀宛陵。……地名,見漢書·地理志丹陽郡。在今安徽宣城。”案:地理志:丹揚郡,“縣十七:宛陵,彭澤聚在西南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爰方鼎
.JPG)
爰 卣
.JPG)
辛伯鼎
.JPG)
散氏盤
.JPG)
虢季子白盤
.JPG)
爰子
鼎
.JPG)
鄂君啓舟節
.JPG)
鳥虫篆
.JPG)
鳥虫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