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cí詞)似茲切(辞)

說文:“辭,訟也。从,从辛;辛猶理辜也。,理也。,籀文辭从司。”

【釋形】

辭,金文从、从司,司亦聲;或从,从辛,辛亦聲。从司,則由从增之口而成,竊疑从(參字)卽人,與“”會為疏理,治絲之義,則用之為持,主持義,乃“”之引申義;又因字增从口,構成之司,作之,因形異而義亦遂轉。从、从司,是从,从,是其“口”旁移位所致。則又因,與分離,毛公鼎,是从,从,會為“亂”義。,猶字又作,从辭增从言,亦同之从“口”,與“”从“言”意同,應是後之“詞”字从言、从司之來源;辛表示刑具,此表示言詞尖刻,會為爭訟之辭,是其本義。朱駿聲通訓定聲云:“从,从司會意,司亦聲。”、辛均屬心紐。

,與說文“辭”之籀文同。“”文獻與“司”同。應是“司”的古文。另見“司”。據構形辭當是後世之辞、詞字,字彙·舌部:“辞,俗辭字”。辤(辝)、辭同源,實同一詞,不過“辤”衹專用于推辭義,“辭”還有其它義項,一般都不寫作“辤”。辭、詞,在“言詞”意義上,是同義詞,但在較古時代多作“辭”。

【釋義】

(一)主持。大盂鼎:“王曰:盂!迺(乃)(詔)夾死(尸)(司)戎,敏誎罰訟,……”王輝商周金文釋云:“死讀為尸,主也。司,主持。·鄭風·羔裘:‘彼其之子,邦之司直。’:‘司,主也。’死、司義近連用。戎,說文:‘兵也。’引申指征戰、戰爭、軍隊。”

(二)訟辭,指對獄訟的判決。:“牧牛(辭)誓成,罰金。”周禮·春官·鄉士:“聽其獄訟,察其∽。”

(三)通“司(辭,讀sī)”,主管。兮甲盤:“王令(命)甲政(征)(司)成周四方(積),至于南淮尸(夷)。”

(四)通“嗣(,讀sì)”。國子碩父鬲:“虢中(仲)之(嗣)或(國)子碩(石)父乍(作)季嬴羞鬲。”這是虢石父為其妻(或妾)季嬴所鑄鬲,鑄鬲時已被立西虢國君虢仲的繼承人,但尚未卽虢君位。

(五)記載,刻勒。二世詔版:“元年制詔丞相斯、去疾,灋(法)度量,盡始皇帝為之,皆有刻辭焉。”穀梁傳·定公十四年:“其∽石尚,士也。”范甯:“辭,猶書也。”史記·封禪書:“二世元年,東巡碣石,……而刻勒始皇所立石書旁,以章始皇之功德。”刻辭與“刻勒……書”句意近。

【字例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8 7:59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