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畫,界也。象田四界,聿,所以畫之。
,古文畫省。
,亦古文畫。凡畫之屬皆从畫,胡麥切。”
【釋形】
畫,甲骨文
,其上部是以右手執筆之形(卽聿),其下部是兩條曲線相交錯呈左右、上下相對稱的圖形。王國維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:“
,疑古畫字,
象錯畫之形。”子
簋、父癸爵等四銘字,均與此甲文形同。
金文上部从聿,或从
(與甲文畫字同),下部从“周”或“琱(增玉為上、下結構)”,而吳方彝、上官登諸字下部从“田”,因“周”初文構意與“田”有關(參見“周”字釋),當係劃之田界義,故有劃分義。从玉者,表示用“聿”琱刻成花紋圖案,或說把玉石雕刻成花紋圖形,其本義是繪畫。說文:“琱,治玉也。”段玉裁註:“經傳以雕、彫為琱。”漢書·貢禹傳:“牆塗而不琱,木摩而不刻”。顏師古註:“琱字與彫同。彫,畫也。”用為地名、田界義,集韻讀“胡麥切(huò)”;用為繪畫義,集韻讀“胡卦切”。
【釋義】
(一)繪畫。五年師
鼎:“儕女(汝)十五昜登、盾生皇畫內……”韓非子·十過:“禹作為祭器,墨染其外,而朱~其內。”
(二)彩繪,彩色。彔伯
簋蓋:“余易(賜)女(汝)
鬯卣、……畫聞(
)、金厄(軛)、畫
、……”畫
,卽縛車轅與車
的彩繪革帶。唐蘭說:“彩畫的車軛上的套子。”釋名·釋書契:“畫,繪也,以五色繪物象也。”尚書·顧命:“東序西嚮,敷重豐席、~純、雕玉仍几。”偽孔傳:“彩色為畫。”
(三)人名。長畫戈:“車大夫長畫。”□陽邑令戈:“冶畫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伯
鼎
.JPG)
番生簋
.JPG)
小臣宅簋
.JPG)
吳方彝
.JPG)
王臣簋
.JPG)
師兌簋
.JPG)
五年師
簋
.JPG)
五年師
簋
.JPG)
師克盨
.JPG)
彔伯
簋
.JPG)
毛公鼎
.JPG)
上官登
.JPG)
十三年
壺
.JPG)
□陽邑
令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