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節,竹約也。从竹,卽聲。”
【釋形】
節,金文从竹,卽聲,與小篆同。信“節”字,說文云:“卪,瑞信也。”金文多作“節”。另參見“卩”字條。
【釋義】
(一)符信。使者至四方以為符信。節有玉節、角節、金節、竹節,各有所用。鄂君啓舟節:“不見其金節(則)(政征)。”周禮·秋官·小行人:“達天下之六節:山國用虎~,土國用人~,澤國用龍~,皆以金為之。道路用旌~,門關用符~,都鄙用管~,皆以竹為之。”鄭玄註:“諸侯使臣行覜聘,則以金節授之,以為行道之信也。”參見“金節”條。
(二)節制。陳純:“左關之(釜)節于(廩)(釜)。”中山王壺:“節于(yān)(禋齊)。”讀本:“節,節制。”“,指禋祀用酒的標準。”論語·學而:“~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。”禮記·樂記:“好惡無~於內。”註:“節,法度也。”
【字例】
陳猷釜
子禾子釜
中山王壺
鄂君啓車節
節
采者節
戰國時期 鷹節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