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卽周之正月,亦卽周曆之正月也。彔伯
簋蓋:“隹(唯)王正月,辰在庚寅。”正月前加“王”字,表示曆朔出自王,非諸侯之曆。史記·曆書:“王者易姓受命,必慎始初,改正朔,易服色,推本天元,順承厥意……夏正以~~,殷正以十二月,周正以十一月。”春秋:“經元年,春,王~~。”杜預註:“隱公之始年,周王之正月也。”孔穎達疏:“稱正月言‘王正月’者,王者革前代,馭天下,必改正朔,易服色,以變人視聽。夏以建寅之月為正,殷以建丑之月為正,周以建子之月為正。三代異制,正朔不同……正以時王所建,故以王字冠之,言是今王之正月也。”
(2)正陽之月,夏曆四月,周曆六月。哀成叔鼎:“正月庚午。”陳侯因
敦:“隹(唯)正六月癸未,陳侯因
曰:……”詩經·小雅·正月:“~~繁霜,我心憂傷。”箋:“夏之四月,建巳之月,純陽用事而霜多。”左傳·莊公二十五年:“唯~~之朔慝未作。”註:“正月,夏之四月,周之六月,謂正陽月也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.JPG)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