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翊,飛貌。从羽,立聲。”
【釋形】
翊,甲骨文:
(英2075)、
(合集20898)、
,其前一體,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釋“羽”,新編甲骨文字典收之“翊”,云:“象鳥翼形,借作時詞,或从立、从日義同”。有說“象‘西’字的倒文”。“西”初本象鳥巢形,依形看還有別。或从“立”,是個指示表意符字,表示其羽翅呈鳥之站立形,兩翼收與體,未展開羽翅(非飛行的樣子),表明今之夜幕降臨,鳥棲息于巢。要展翅飛行,以待明日。故“翊”有明日義,或以後某日義。羽,或增“日”字會意,這是以字表意了,分明表示歸巢棲息之鳥,要展翅飛行,衹能是待太陽從東方升起的第二日,或以後的白天了。卽是說文之“昱”字,云:“明日也。”甲骨文字典云:“卜辭用羽、與翊、昱同。”卜辭中翊指第二天或今後某一天,與後來之昱略有別,昱指明日或次日。兩者為同源之字。金文或與甲文同,或从翊(或从
,从立),从日,卽作
,是“翊”之繁構。另參見“制”字條。
【釋義】
同“翌”,明日,或將來之日。卜辭:“癸酉卜,貞,翊日乙亥王其又礿于武乙升正王受有又。”(前一、二〇、七)甲骨文字典釋:“翊,指將來之日,不限於明日。”四祀
其卣:“乙子(巳),王曰:
文武帝乙宜,才(在)
(召)大
(廰),遘乙翌日。”爾雅·釋言:“翌,明也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翌 戈
.JPG)
四祀
其卣
.JPG)
作冊
卣
.JPG)
子翌父己尊
子翊合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