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薦,獸之所食草。从廌,从艸。古者神人以廌遺黃帝。帝曰:‘何食?何處?’曰:‘食薦;夏處水澤,冬處松柏。’”
【釋形】
薦,金文从廌,从艸會意,廌亦聲。廌,古人以為是一種食草之鹿屬動物(參“
”从“廌”釋),便與艸會意。廌,在古代人心目中以為是一種神獸,古人用二“艸”與廌構字,表意為四方來供奉獻食於“廌”。故用爲進獻、祭祀義。卲王簋字增从皿,“薦”為聲,示盛祭品以進獻。薦,用為舉薦義,今簡化為荐。
【釋義】
(一)進獻。陳侯因
敦:“者(諸)侯
薦吉金。”國語·周語上:“及期,郁人∽鬯,犧人∽醴。”爾雅·釋詁:“薦,進也。”
(二)祭祀。鄭登伯鬲:“
(鄭)登白(伯)乍(作)弔(叔)
薦鬲。”此言:鄭登伯為叔
鑄造了薦祭所用之鬲。
(三)祭祀用的盛水器。吳王光鑑:“以乍(作)弔(叔)姬寺吁宗
(彝)薦鑑。”薦鑑,為薦飮食之冰鑑。
【字例】
.JPG)
鄭登伯鬲
.JPG)
鄭登伯鬲
.JPG)
薦 鬲
.JPG)
叔朕簠
.JPG)
公湯鼎
.JPG)
邵王簋
.JPG)
華母壺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