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jī跡)則歷切(绩)

說文:“績,緝也。从糸,責聲。”

【釋形】

績,金文不从糸,假責為積。段玉裁說文註:“績之言積也。積短為長,積少為多。”

【釋義】

(一)積,積聚糧草。沈子它簋蓋:“休沈子肈、、狃責(積)。”兮甲盤:“王令(命)甲政(征)成周四方責(積)。”文獻作“積”。周禮·地官·遺人:“掌邦之委積。”鄭玄:“委積者,廩人,倉人計九之數足國用,以其馀共之,所謂馀法用也……少曰委,多曰積。”朱駿聲通訓定聲:“禾穀之聚曰積。”

(二)通“跡(蹟)”,足跡,引申為疆土(或天下)。秦公簋:“不(丕)顯朕皇且(祖)受天命,鼏宅禹(責、績、蹟)。”顧頡剛鯀禹的傳說云:“蹟”,又見于·立政說:“其克詰爾戎兵以陟之跡,方行天下,至于海表,罔有不服。”“陟之跡”與“鼏宅責”文義相近,“方行天下,至于海表”都是的跡,跡之廣可知。左傳·襄公四年也說:“芒芒跡,畫為九州,經啟九道……,”跡畫為九州,“九州”是當時天下的異名,……“跡”又作“禹績”,·大雅·文王有聲篇說:“豐水東注,維之績”。……這可確證“禹績”便是“跡”(蹟)了(左傳·哀公元年說少康“復之績”,此“績”字亦卽“蹟”字,猶言疆土也。)程元敏也說:跡,偽治水之舊跡”,謂九州天下。陟之跡,意謂領有天下。此記治水今存最早文獻,距今約三千年。出周公口,為當時檔案,其說確切可信。(天命禹平治水)引自周寶宏近出西周金文集釋

【字例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10:43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