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綰,惡也,絳也。从糸,官聲。一曰:綃(絹)也。讀若雞卵。”
【釋形】
綰,金文从,官聲。,是兩手持理之絲,此作構件亦同糸。說文旣釋惡義,又釋絳義。段玉裁註作“惡降也”。錢坫曰:“此以絳為本訓,不應先應惡而後言絳,且本無惡義……”集韻·換韻:“綰,絳淺色。”
【釋義】
(一)通“婠”,好也。史牆盤:“上帝司(夏)(尫)保,受(授)天子(綰)令厚福豐年。”唐蘭謂綰通婠,廣雅·釋詁一:“婠,好也。”一說:綰,寬裕;綰令,寬裕的任命。
(二)人名。始皇詔版:“廿六年,皇帝盡并兼天下,……乃詔丞相狀,綰,(法)度量則不壹,歉疑者皆明壹之。”綰,指秦始皇廿六年之丞相王綰,史記·秦始皇本紀:“丞相隗林(隗狀之誤)、丞相王綰。”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