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è鄂)於革切(轭)

說文:“軶,轅前也。从車,戹聲。”

【釋形】

軶,金文不从車,隸變作戹,象形字,象馬牛等畜駕轅之脖頸領上所套的槅形,亦同與牛耕地(拉車)所套犂具之軛,俗稱“牛槅子”,僅是單、雙之別。後加“車”,成為會意兼聲字。是馬頸之具。亦有一衡兩軶,加于兩服馬之頸。軶有兩腳,名軥,成半月形,以夾貼馬頸。用木或銅、鐵製,外裹以革,兩軥端另繫有革帶以服馬頸。

【釋義】

牛馬等拉東西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。彔伯簋蓋:“余易(賜)女(汝)……畫()、金戹(軶)……”戹,卽為軶。朱駿聲通訓定聲:“輈耑之衡,轅耑之槅,皆名軛,以其下缺處為軥,所以扼制牛馬領而稱也。”荀子·正論:“三公奉∽持納。”王先謙集解:“軶,轅前也。”

【字例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7 20:22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