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送,遣也。从辵,省。,籀文不省。”
【釋形】
送,金文从辵,从 , 亦聲。,是从火,从収(二手),會舉火之義。金文中間增“=”,是個加飾符號。左部从辵,是行走之意;右部上為“火苗”,下為雙手舉火柄。“”,玉篇釋為“火種”。五音集韻:灷,讀“饌”音,“火種也”。推測上古取燃火極為不易,生火燒食物、煮飯食,一處點燃著火,左鄰右舍,引火相傳,卽為“火種”。構意為舉火行走相傳火種,故其本義為傳送。因以有送行之義。从“”得聲者,多有送意,如說文:“送,省。”又(𠈪),云:“送也,从人,灷聲。”又“朕”“賸”,皆从“”,說文:賸,“一曰送也”,文獻多作“媵”。
【釋義】
通“朕(送,讀zhèn)”。胤嗣壺:“隹(唯)邦之榦(幹),隹(唯)送(朕)先王,茅(苗)蒐(畋)獵。”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