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身,躬也。象人之身。从人,⺁聲。凡身之屬皆从身。” 【釋形】 身,甲骨文、,象人身鼓腹之形。金文較甲文之中部增了一橫畫,是個指示符號,以示區分人體上、下部位,仍突顯之鼓腹。表示橫畫之上為身,人的軀幹。 【釋義】 (一)人體。師鼎:“白(伯)亦克(祡)由先且(祖)(蠱),孫子一(湛)皇辟懿德,用保王身。”作冊封鬲乙:“乍(作)冊封……虔夕卹周邦,保王身。”荀子·非相:“衛靈公有臣曰公孫呂,∽長七尺。” (二)含指人之身體厲行。師鼎:“王曰:師!女(汝)克(贐)乃身,臣朕皇考穆王,用乃孔德,王孫(遜)屯(純)乃用心,引正乃辟安德。”“乃身”卽你身,謂師能自勉其身。 (三)親身、自身。邾公鐘:“(以)樂其身,(以)匽(宴)大夫,(以)喜者(諸)士。”中山王鼎:“昔者,先祖(桓)王,卲(昭)考成王,身勤社禝(稷),行四方,以憂勞邦家。”韓非子·五蠹:“兔不可復得,而∽為宋國笑。” (四)生命。班簋:“遣令曰:以乃族從父征,(出)(城)衛父身。”公羊傳·隱公八年:“何以不氏?疾始滅也,故終其∽不氏。” (五)自身的品德,才力等。鐘一:“(融)妥厚多福,廣肈身,于永令(命)。”國語·晉語四:“不能修∽而又不能宗人,不將焉依?”後漢書·李尋傳:“士厲∽立名者多。” (六)代詞。我。鼎:“肈征,攻無啻,相于人身。”禮記·檀弓下:“君惠吊亡臣重耳,∽喪父死,不得與于哭泣之哀,以為君優。”司馬遷報任安書:“∽直為閨閣之臣,寧得自引深藏巖穴邪?”爾雅·釋詁:“身,我也。” (七)人名。伯身簋:“白(伯)身乍(作)寶。” 【字例】
班 簋
楷伯簋
師鼎
師克盨
叔向父禹簋
鼎
伯身簋
疐 鼎
簋
作冊封鬲乙
叔父卣
士父鐘
邾公華鐘
中山王鼎
中山王壺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