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邑 |
字源 | 邑(yì易)於汲切 說文:“邑,國也。从口;先王之制,尊卑有大小。从 【釋形】 邑,甲骨文 【釋義】 (一)單位量詞。人群聚居之地,以邑為稱。 (二)京城。臣鼎:“公違省自東,才(在)新邑,臣鄉(饗),易(賜)金。”尚書·盤庚上:“天其永我命于茲新~。” (三)都邑,城市。洹子孟姜壺:“洹子孟姜喪其人民都邑。”格伯簋作“成 (四)國。何尊:“隹(唯)珷(武)王旣克大邑商。”大邑商,卽商國的代稱。尚書·武成:“不休震動,用附我大~周” (五)地名。康侯簋:“王朿(刺)伐商邑。”商~,卽商晚期別都朝歌,在今河南淇縣。史記·周本紀:“武王征九牧之君,登豳之阜,以望商~。” (六)田地。 (七)封邑,或采邑。庚壺:“公曰:甬甬(庸庸),商(賞)之 (八)族氏名或人名。邑觶:“邑乍(作)寶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