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yōng庸)于容切(雍)

說文:“雝,雝也。从隹,邕聲。”

【釋形】

雝,甲骨文(46)、(1、1315)、(3、23、1),从隹,从;或从隹,从,或增皆象小溪、河流中之卵石(石塊),,表示河流。諸構件皆以形表意,象鳥徒走於河邊,站在小石塊上以覓食之形。含有古人對禽鳥之圖騰,因以有以食為祭義,例卜辭:“其卸(御)于父丁,百小。”(4404),意為用熟食祭祀。金文雝,與甲文構意同,以指“辟雍”之地說,依甲文之形,以小見大,四周環水,水上有島,島上又有“囿”,鳥所止,故以此字表示之。換言之,可釋从隹,从會意,(邕)亦聲。同,說文:“邕,四方有水,自邕城池者,从川、从邑。,籀文邕。”是雝用之為“辟(璧)雍”意所含。“璧雍”見“釋義”(五)之〈1〉釋。雝,隸變亦作“雍”,“雍渠”是一種鳥名,卽鶺鴒。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·豐部:“此鳥喜飛鳴作聲,其音邕邕而和。”由此引申為“和諧”義。亦因其河中有島,以島阻水意可見,故亦有壅義。金文較之甲文河流之形易作从水,从,或增殳,因有“擁”(擁,从手)義,故从之。

【釋義】

(一)和也。毛公鼎:“我邦小大猷,母(毋)折(緘)。”晉姜鼎:“(經)(雍)明德。”禮記·樂記:“詩云:‘肅雍和鳴,先祖是聽。”:“雍,和也。”

(二)遮蔽,障蔽。毛公鼎:“母(毋)(推)于政,勿(壅)庶□[民]。”詩經·小雅·無將大車:“無將大車,維塵雍兮。”:“雍,猶蔽也。”詩經·谷風中“雍”作“雝”。

(三)通“擁”,護衛。:“余亡晝夜,巠(經)(雝)先王,用配皇天。”後漢書·虞延傳:“天下大亂,延常嬰甲胄,擁為親族。”

(四)通“饔”。王鼎:“用(饔)賓客。”詩經·小雅·祈父:“胡轉予于恤?有母之尸饔。”:“熟食曰饔。”儀禮·聘禮:“君使卿韋弁歸饔餼五牢。”鄭玄:“牲殺曰饔,生曰餼。”

(五)地名。(1)鎬京辟雍。作冊麥方尊:“日,才(在)壁(辟)(雍),王乘于舟爲大豊。”其“辟雍”,或稱“大池。”靜簋:“王以吳、呂(犅)(會)師,邦君射于大池。靜學無,王易(賜)靜鞞。”或又稱“辟池”。伯庚父鼎:“王各(格)乘辟舟,臨白旗,用射緣、…白狼于辟池,咸,王蔑。”文獻稱鎬京辟雍詩經·大雅·文王有聲:“鎬京辟雍,自西而東,自南而北,無思不服,皇王烝哉。”這是周王建都于鎬京並建有璧雍,呈圓形的水池,三輔黃圖:“文王辟雍長安西北四十里,亦曰壁雍,如璧之圓,雍之以水。”亦是周朝所設的大學,成為大學的代名詞,禮記·王制:“大學在郊,天子曰,諸侯曰頖宮。”

(2)在今河南焦作西南。雝之田戈:“(雍)之田戈。”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:“,文之昭也。”:“雍國河內山陽縣西。”水經·清水註京相璠之說相同。在今焦作西南十五里府城村西北二百米處,山區平原上有座古城,始建於商周之際(據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4期焦作市發現一座古城),當卽雍城。其位于武王封給蘇忿生蘇國之北。也應封于武王時。

(六)氏稱。雍伯鼎:“王令(雍)白(伯)啚于為宮,(雝)白(伯)乍(作)寶彝。”雍伯,其以“伯”稱,為雍氏族之首領。入後,有氏。見路史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7 0:10: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