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靜,審也。从青,爭也。”
【釋形】
靜,金文从青,爭聲。甲骨文“爭”字作,象兩手爭奪一物(或繩索)之形。其金文爭上部从“爪”亦為手。
【釋義】
(一)安靜。多友鼎:“女(汝)旣靜京(師),(釐)女(汝),易(賜)女(汝)土田。”國差:“齊邦鼏(謐)靜安寍(寧)。”楚辭·招魂:“像設君室,~閑安些。”
(二)通“靖”,平安,平息。班簋:“三年靜東或(國),亡不成(尤)。”三國志·魏書·三少帝紀:“昔圣帝明王,~亂濟世,保大定功。”文獻亦作“靖”。左傳·僖公九年:“君務靖亂。”
(三)冷靜。大克鼎:“靜于猷,盄(淑)悊(哲)氒德。”此云:於謀略遠大而冷靜,其德美善而明智。
(四)人名。靜方鼎:“靜揚天子休,用乍(作)父丁寶彝。”此西周昭王期銘,名之靜,周王賜他采邑,為小臣之職,曾奉命與師中赴南國相地巡視,建立王的行宮,之後讓他去管理曾、鄂兩地的軍隊。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