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馨,香之遠聞者。从香,殸聲;殸,籀文磬。”
【釋形】
馨,甲骨文與“聲”為一字(或音相通為借字),聲字甲文作
,从殸(磬)、从
(聽),殸亦聲。會以錘擊磬而傳聞於耳之義。或省作
。例卜辭:“聲(馨)穧(
)其烝兄辛。”(合集27632)金文左部為“聽”(如齊侯壺之“聽”字左部與此金文左部同),或从“聖”省(省口),見穆公鼎之“聖”作
,其省去右旁之“口”,與金文“馨”的左(或右)旁相同。李孝定曰:“聖之初誼,為聽覺官能之敏銳,故引申訓通,聖賢之義又其引申也……聽、聲、聖三字同源,其始當本一字。”此釋甚確。馨之金文从鬯、从聽,聽亦聲。構意與說文之釋義相合。
【釋義】
香祀於神,以祈降福。衛簋一:“夙夕用氒(厥)馨香
(享)示(祀)于氒(厥)百神,……馨香則登(蒸)于上下,用匃(祈)百福。”尚書·君陳:“至治~香,感于神明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簋一
.JPG)
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