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釋形】
戰國金文
字,从立,从月。應同“仴”字。仴,玉篇:“五活切。”立,象人正面站立地上之形。立與人,作構件意近可通。例佇字亦作竚,說文:“佇,久立也。从人,从宁。直呂切(zhù)。”佇,簡化作佇,亦作竚,集韻:竚,“丈呂切(zhù)。音宁。企也,久立也”。辭海:“竚,佇的異體字。”詩經·邶風·燕燕:“佇立以泣。”又竢(sì)字,前漢·賈誼傳:“竢罪長沙。”註:“竢,古俟字。”這皆可證从立與从人意近相通。
【釋義】
人名。司馬成公權:“五年,司馬成公
(仴),殹事命代熭[或:殹事命(令)伐、冶與]……”司馬,官職名;成公,復姓;名
。
【字例】
.JPG)
司馬成
公權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