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戲” 最初源于祭祀活动。也是军队作战前的一种仪式。《说文》 :“戲,三军之偏也。” 金文1—6写法各不相同,是秦未统一文字前的普遍现象,但构成要素完全一样,均象在食器“豆”前有一虎头和戈形,会意在祭祀或进餐时有人头戴虎头面具持戈舞蹈。楚帛书省“戈”作“、 ” (䖒)并转指豆类古陶器。小篆将不同的写法进行归纳并统一了字形。又因戏是摹仿作战和狩猎的动作,并非真实生活而被称为戲耍,由此引申为演戏、歌舞、杂技等游艺活动。隶书(汉帛书、《礼器碑》 )在变小篆圆弧笔画为直方的同时, 将戲写作“、 ” 。 并作为古代的简化字使用了一千多年。今简化字统一写作 “戏” 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