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杕”是一种高大的树木。故甲骨文、 金文、小篆分别写作“、 、” , 均是用表示树木的“木”与大小的“大”组合, 会意“杕”是高大的树木。此字结构简单明确,隶变时未作加减仍写作“杕” 。《说文》称: “杕,树貌。从木,大声。”定其为形声字,不确,当是“大木” 的会意字。
“𣓌”是乌桕树。 《说文》: “𣓌, 木也。 从木, 咎声。 ”石鼓文、小篆写作 “、 ” 。左边是形符“木” , 右边是声符“咎” 。 “咎”本指灾害(见“咎”字释文), 但在这里只表读音。后称𣓌树为臼树或乌桕树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