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乱” 的初文是 “𤔔” , 在小篆中是同音同义的两个字。 《说文》分别称: “𤔔, 治也。 ” “乱, 治也。 ” 金文1-2和 “说文古文” 及小篆写作“、 、 、 ” , 象上下两只手在整理中间的 “幺” (乱丝)形, 完整表达了治乱的本意。 金文3和小篆又加一表示丝线头的 “乚” (读yǐ) ,表示理出了头绪,正是《说文》所谓的 “治” 。金文4和《楚帛书》 、《石经》等在周围加众多 “口” ,一表示头绪众多,也表示众口纷纭,会意乱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