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荆”本指一种多刺的灌木。又因古楚地多荆而借指楚国。《说文》:“荆, 楚木也。 ”金文1写作“” , 象刀上有 “×” (刺)形。古人造字时或恐仅用 “×”形不足以表明刺可扎人,将“×”置于刀尖,使人望字生情,可谓妙笔。后加“井”作声符,加 “艸” (读cǎo,草)表示植物,加 “田”表示生长环境。“说文古文”将 “艸” 、“刀” 、“×” 分开,但基本字素相同。小篆规范了笔画,始成“从艸,刑声” 的形声字。隶书(汉帛书《曹全碑》等)分别写作“、 ”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