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》75页《汉印徵》卷4,5页《隶辨》208页
形声字。从羽,皐(皋)声。形旁羽为鸟羽之象,表示翱的本义与鸟羽有关。声旁皋是从夲(tāo)﹑从白的会意字,《说文》言其本义为“气皋白之进”,于翱表音,翱与皋并为幽部。皋为翱之源头﹑声首,战国文字见之。古初盖以皋为翱,后乃为造专字。隶变后楷体作翱与翶,作翱是小篆的笔势变化,作翶则构件的结构受到破坏。或作,俗体。魏晋以降,还曾出现过“𦒢”(北魏)﹑“”(隋)﹑“”(隋)﹑“𦒡”(辽)等,但并没取得主流地位。现代整理汉字时,以翱为正体,把“翶”作为其异体废除。《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》规定皋﹑翱字“白”下的构件是夲(tāo),不是本,其笔顺是“一𠂇大𡗓夲”,与本不同。《说文》本义是“翱翔”。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:“将翱将翔,弋凫与雁。”此处翱翔对举,翱特指“翼上下”的飞,翔特指“直刺不动”的飞。(张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