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héng匣纽、蒸部;匣纽、登韵、胡登切。

《甲文编》517页《甲文编》516页《金文编》881页《说文》286页《郭店》182页《睡甲》200页《马王堆》545页《甲金篆》936页

会意字。据《说文》,此字“从心,从舟在二之间。上下心以舟施恒也。”段玉裁注云:“上下谓往复也。谓往复遥远而心以舟运旋,历久不变,恒之意也。”其说颇迂曲。甲骨文从月在二之间,如字形2,当是取象于月在天地之间圆缺往复而寓永恒之意,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有“如月之恒”的话,正道出了恒字取象于月的寓意。甲骨文还有异体从弓,如字形1。毛传解释“如月之恒”中的“恒”为“弦”,郑笺进一步解释为“月上弦而就盈”。弦本弓上物,故字又从弓。金文开始增繁从心,如字形3,其义殆与恒心有关。月字舟字古文多混同,故《说文》小篆讹从舟。秦汉文字或从月,如字形6;或从舟,如字形8;或从日,如字形9。从“舟”沿袭小篆之讹,从“日”则与从“月”相通。楷书作“恆”或“恒”。作“恆”者是从“月”或“舟”形体的变写,作“恒”者则继承了从“日”的写法。《正字通·心部》以“恒”为“恆”的俗字,现以“恒”为规范正字。字形5﹑10﹑11是战国楚系文字的特殊写法,郭店简﹑包山简很常见。其相同之处是从二从夕,古月﹑夕同字,故与从月无别。其不同之处是字形5从“心”并加“卜”,字形10﹑11则省去“心”符而留下“卜”符。此“卜”符如非赘笔饰画,其意难明。“恒”的本义是月上弦而渐满。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。”日月经天﹑阴晴圆缺乃是固定不变的规律,因而引申为长久﹑恒心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无恒产而有恒心者,惟士为能。”再引申为普通的﹑平常的。作副词,指经常﹑常常。通“”,绵延﹑连续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潜神默记,恒以年岁。”(林志强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18:44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