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zhèn定纽、侵部;澄纽、寝韵、直稔切。

《甲文编》359页《金文编》607~610页《说文》176页《篆隶表》612页

形声字。《说文》:“朕,我也,阙。”段玉裁注分析朕字之构形之义是:朕,从舟,灷声,本义是舟的裂缝。甲骨文﹑西周金文习见朕字,古文字家们多以会意结构解之。但于省吾主编《甲骨文字诂林》朕字条下姚孝遂按语说:“诸家解𦩎字,皆不可据。𦩎当从舟灷声,犹㑞从人灷声。《说文》无灷字,盖偶佚耳。徐铉以为‘灷不成字’,此乃株守《说文》。段玉裁谓‘灷,许书无此字,而送﹑𠈪﹑朕皆用为声,此亦许书夺漏之一。’其说得之。𦨶训我,乃假借,本义久湮,存疑可也。”甲骨文﹑西周金文﹑西周文献中的朕字多用代词,未见用为舟裂缝之义,战国秦汉文献中偶用朕字为裂缝之义者,也许是假借,还没有更令人信服的文字资料证明朕字本义为舟之裂缝。朕字本从舟从,舟旁从甲骨文﹑西周金文一直到战国文字﹑《说文》小篆以至秦代简牍中的古隶书的形体,都没有太大的变化,仍然保持舟字的基本形态。至汉代隶书,舟字旁才与月旁相近,楷书朕即从此而来。关字旁本作,至西周晚期金文变为,至春秋金文变为(前见毛公鼎“朕”字,后者见齐侯敦“朕”字),至战国时代变为火(战国“賸”字所从,见《金文编》431页“媵”字所从),至秦代变为(《篆隶表》415页“賸”字所从),汉初马王堆汉墓帛书形体,是继承秦代隶书写法。《说文》篆文,当是来源于秦代小篆的写法。今天的楷书就是在从月从灷的隶书朕字形体上继承而来的。(周宝宏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20:44: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