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文编》169页《说文》61页《战文编》170页
形声字。从革,尃声。《说文》:“𩌏,车下索也。”依《释名》的解释,“𩌏”是车下与车舆相连缚的绳索,得名于“缚”。《集韵·宥韵》以“𩌏”为“䪙”的异体。《说文·韋部》:“䪙,轭裹也”,也就是裹轭的皮衣。西周金文中赏赐的车马器中习见“画𩌏”,应当就是这种上有彩绘的车轭皮衣,而不是车下的绳索。“革”与“韋”用作形旁可以通用,西周的“𩌏”就相当于《说文》小篆的“䪙”。“𩌏”﹑“䪙”分化为两字,大概要晚到汉代了。“䪙”读为bó,《集韵·宥韵》又读抉富切,今音fù。(李守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