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áng喻纽、阳部;以纽、阳韵、与章切。
《甲文编》388页《金文编》666页《包山》150页《说文》196页《汉印徵》卷9,14页
会意字。从日,从丅。构形本意不明。商代甲骨文和西周早期金文日内或加点,或不加点。而西周中期以后则以加点为常。西周以后下部所从的“丅”逐渐附加装饰笔画,先是两画,后增加为三画。个别铜器铭文除下部加饰笔外,又于“日”上增加一画。战国时期字形结构和笔画基本稳定,一直保持到楷书阶段。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简化汉字,《简化字总表》规字“昜”字作偏旁时简作“𠃓”。“昜”字有光明义。金文𫲨𧊒壶:“敢明昜告。”张政烺先生谓“昜告”犹言“昭告”。从这个意义引申为山南水北之称,后来多用阳(陽)字表示。永盂:“易畀师永氒田𣻦昜洛。”“昜”字也用来表示称扬义。貉子卣:“对昜王休。”“昜”字还用来表示飞扬。沇兒钟:“中(终)且昜。”(孟蓬生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