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亥,荄也。十月。微陽起,接盛陰。从二,二,古文上字。一人男,一人女也。从乙,象褢(懷)子咳咳之形。春秋傳曰:‘亥有二首六身。’凡亥之屬皆从亥。 古文。亥為豕,與豕同。亥而生子,復從一起。”
【釋形】
亥,甲骨文、、,商或西周早期金文與甲文形相似。吳其昌金文名象疏證:“亥字原始之初誼為豕之象形。”亥字當豬講的本義起初可能由“豕”之充當。“豕”字甲骨文作:、、。首例“亥”字三形,與此三形“豕”字比較看,亥是為“豕”甲文的省形。如卜辭:“牡、、白”(合集54081)是說用公牛、公羊、白豕作祭牲。西周後期金文上部增飾一短畫,是區別於豕之符號,亥被用為地支的第十二位,就十二相屬亦代表其意為“豬”,如: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龍、巳蛇、午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雞、戌狗、亥豬。
【釋義】
(一)十二地支的末位。御正良爵:“隹(唯)亖(四)月旣望丁亥,公大(保)賞御正良貝。”
(二)通“駭”,人名。亥鼎:“宋(莊)公之孫亥,自乍(作)會(膾)鼎。”此春秋早期銘,馬駭,是宋莊公(宋國國君)的孫子。亥,卽馬駭,馬受驚謂“馬駭”,左傳·哀公二十三年:“知伯視齊師,馬駭,遂驅之。”陳直云:“毛詩·漸漸之石疏:‘馬驚謂之駭’。宋公子取名正合此義。”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