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作,起也。从人,从乍。” 【釋形】 作,甲骨文(合29690)、,象手持針穿物縫做“衣”之形。衣作,而甲文之上部呈倒形為V,表“衣”之領與襟還是兩片,未縫合成形。金文卻把V作⊥,衣形失真,从乍、从攴(或又)會意,乍亦聲。表示製作義。它體有从木、或从殳、辵、言(音)者,皆因製作材料以及製造物的用途不同而別之。甲、金文乍、作混用不別。依甲金文構形析言之,“作()”“乍”初文構形有別,當有以製作表義的,亦有以勞作表義的。參見“乍”字條。 【釋義】 (一)造,製做。長子狗鼎:“長子狗乍(作)文父乙(尊)彝。”蔡姞簋:“蔡姞乍(作)皇兄尹叔彝。”戰國策·魏策二:“帝女令儀狄∽酒而美。” (二)建造,興建。尹姞鬲:“穆公乍(作)尹姞宗室于繇林。”魏征諫太宗十思疏:“將有∽,則思知止以安人。” (三)為。毛公鼎:“女(汝)母(毋)弗帥用先王乍(作)明井(刑)。” (四)為,充任。大盂鼎:“在珷(武)王嗣玟(文)乍(作)邦,闢氒(厥)匿(慝)。”尚書·舜典:“汝∽司徒。”詩經·大雅·皇矣:“帝∽邦作對。”鄭玄箋:“作,為也。天為邦,謂興周國也。” (五)指勞役。中山王壺:“(作)(斂)中(則)庶民(付、附)。”此句意為:勞役付稅適度則百姓歸附。 【字例】
貯簋
酓肯鼎
郙王劍
仲盨
姞氏簋
中山王壺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