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jué橛)居月切

說文:“氒,木本。从氏,大於末。讀若厥。”

【釋形】

氒,甲骨文 , 金文形與甲文同。郭沫若金文釋之·釋氒氏:“氒乃矢桰(栝)字之初文也”。“桰从聲,又从氒省聲。故桰、氒同音。矢栝櫽弦處之栝,此氒字也。”日本河井仙郎 明是長久字。

以形義審之,氏為老者扶杖之形。氒,亦形近于氏,惟別之處上部之扶杖之手柄作“”形,便於手扶之,之下之“杖棍”處或加飾一點,乃于“氏”字之飾同。表意為老人憑其手杖,助其支力而行之。因氏、氒上端之“杖首”形別,字形之異用意亦別。說文云:“木本”,正可為“氏”字扶杖以寓根柢之證,亦可為“氏”“氒”造字之本當具之證。故用為代詞若“厥”之“其”、助詞“之”義。蔡侯鐘字增口作邾叔鐘字作,形雖訛作“象手形”,可亦有價值可考,可證“氒”本為“手扶杖”,因以省作以手表示之。

【釋義】

(一)代詞,相當于“其”。盠駒尊:“王弗朢(忘)氒(厥)舊宗小子,皇盠身。”史喜鼎:“史喜乍(作)朕文考翟(禴)祭,氒(厥)日隹(唯)乙。”保員簋:“隹(唯)王旣寮(燎),氒(厥)伐東尸(夷)。”文獻作“厥”。尚書·召誥:“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。”又酒誥:“厥誥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,朝夕曰:‘祀茲酒’。”

(二)結構助詞,相當于“之”。作冊令方彝:“乍(作)冊令敢揚明公尹氒(厥)(休)。”文獻作“厥”,尚書·無逸:“自時厥後,立王生則逸。”又“此厥不聽,人乃訓之。”

(三)連詞,相當于“若”。蔡簋:“氒非告蔡,母(毋)敢(疾)又(有)入告。”此是說:若不是先報告,不得急於報告內宮。左傳·隱公元年:“若闕地及泉,隧而相見。”

(四)句首語气詞,相當于厥,卽“乃”“才”。蔡簋:“氒又(有)見又(有)卽令,……”:“氒以告吏,吏曶于會。”史記·太史公自序:“左丘失明,厥有國語。”

【字例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16:31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