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匿,亡也。从,若聲。讀若羊騶箠。”
【釋形】
匿,金文从,从若會意,若亦聲。(xì),說文云:“衺徯,有所俠藏也。”若,意為此、那。會為若物存藏於“”,卽義為隱藏。如尚書·盤庚上:“不∽厥指。”史記·留侯世家:“良乃更名姓,亡∽下邳。”
【釋義】
(一)收留、暗藏。文公之母弟鐘:“……不(丕)義又匿,余文公之母弟,余鼏靜,(朕)配遠(邇)。”史記·晉世家:“始吾先君莊伯、武公之誅晉亂,而虢常助晉伐我,又∽晉亡公子,果為亂。”
(二)通“慝(匿,讀tè)”,邪惡。大盂鼎:“在珷(武)王嗣玟(文)乍(作)邦,闢氒(厥)匿(慝)。匍(敷)有四方,(畯)正氒(厥)民。”文獻作“慝”。尚書·大禹謨:“負罪引慝,祇載見瞽瞍。”偽孔傳:“慝,惡也。”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