卽蕤賓。樂律名,十二律之陽聲第四。1978年在湖北出土的編鐘、編磬,均有銘文。銘文涉及樂律名共二十八個。其中涉及古十二律相同或用字略有不同者(銘文與文獻)有:無鐸(無射)、黃鐘、大矣(大蔟)、割
(姑洗)、妥賓(蕤賓)、
鍾(夾鍾)、
音(應鍾)。鄭井叔鐘:“奠(鄭)井(邢)弔(叔)乍(作)
(靈)鐘,用妥(綏、蕤)賓。”曾侯乙編鐘下·-2:“妥賓之宮……大族之珈
,無鐸之宮曾,黃鍾之商角。”此銘中“妥賓(蕤賓)”,陽聲之第四,謂十二律之一。十二律,陽聲:黃鍾、大蔟、姑洗、蕤賓、夷則、無射,謂之六律;陰聲:大呂、應鍾、南呂、函鍾、小呂、夾鍾,謂之六同;總稱為十二律。十二律為樂音中規定的十二個高度不同之標準音,相當於西洋的樂調。古以十二個長度不同之竹管定音之高低。管之粗細長度有一定的尺寸。長管發音低,短管發音高。管或以銅製者。周禮·春官·典同:“凡為樂器以十有二律為之數度,以十有二聲為之齊量。”周禮·春官·大師:“掌六律、六同以合陰陽之聲。陽聲:黃鍾、大蔟、姑洗、蕤賓、夷則、無射;陰聲:大呂、應鍾、南呂、函鍾、小呂、夾鍾。”案六同亦稱六呂,故稱律呂;又稱六閒,見國語·周語下;又稱六鍾,見漢書·郊祀志。
附十二律與西洋音樂調對照表:
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
黃鍾 | 大呂 | 大蔟 | 夾鍾 | 姑洗 | 中呂 | 蕤賓 | 林鍾 | 夷則 | 南呂 | 無射 | 應鍾 |
C | #C | D | #D | E | F | F | G | #G | A | #A | B |
(註:采自三禮辭典,江蘇古籍出版社,1998年3月第1版)
【字例】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