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始,女之初文也。从女,台聲。”
【釋形】
金文“始”,从女,从口,从(或說从女,从台)會意。口、合體,卽台,初本作(亦用為“以”)形,隸作“”,象胎兒“衣包”形,上為臍帶(連母體繫之臍),下為胎盤(衣包)。後將“”之上、下分離則作“台”。台為“胎”之初文。其加“女”旁,卽為“始”。廣韻:“胎,始也。”爾雅·釋詁:“胎,始也。”博雅:“人三月而胎。”均可為證。“人”初起孕育與母體之“胎”,是人得以誕生之始,當含有初始、開始之義,構意與“”字相類。
“”字,甲骨文作、又作(戩46、14),其从人,从,借體象形,象人與母體懷胎之中。其右上方或加一小弧狀,示胎盤繫與母體之指示符號,故為“溫”之初文,卽溫暖義。金文則作,顯然可見“人”與胎內。其“台”初作(以),卽胎,其與“”之區別是“胎”內未標“人”而已,卽是胎盤之“衣包”狀。而為胎兒在“衣包”,另見“”字詳述。始,增“人”旁隸作“”“”,本為繁構,其右旁又移“口”與“(人)內”卽成“司”,則成為形聲字。故“始”之開始、初始意,銘文多用為姓氏、“嗣”,所有其義,昭然可見,母系氏族時代,知母不知其父,就轉入父系氏族時代,姓從父,以及子繼父業,故有“嗣”義。故()、始、似、姒(本義爲姓),皆以“台”為字素之孳乳字,西周金文便相混用不別。參見“”字條。
【釋義】
通“姒(始,讀sì)”,姓也。頌壺:“頌敢對揚天子不(丕)顯休,用乍(作)朕皇考龏弔、[皇]母龏始(姒)寶(尊)壺。”詩經·小雅·正月:“赫赫宗周,褒姒減之。”註:“姒,姓也。禹之後。”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