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隕,從高下也。从,員聲。易曰:‘有隕自天。’”
【釋形】
隕,金文从,員聲。
【釋義】
本為墜落義,引申為喪失,毀壞。中山王鼎:“(吾)老奔走不(聽)命,(寡)人懼其忽然不可(得),憚憚,(恐)隕社禝(稷)之光。”隕亦通“損”。郭店楚墓竹簡:“(員)之或(員),以至於無為也。”“”,釋文隸作“員”,讀為“損”。王弼本作“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也。”隕、損、磒、殞皆以員得聲,故可通。段玉裁註:“磒與隕音義同。……釋詁:‘隕,磒,落也。’郭云‘磒猶隕也。’”說文:“磒,落也。”銘文“恐隕社稷之光”,社為土神,稷為穀神。設壇於路門外之右,亦卽路侵之西。周禮·春官,小宗伯:“掌建國之神位,右社稷,左宗廟。”又考工記·匠人:“左祖右社,面朝後市。”社稷皆有壇,而環以垣,其垣束木為之,而塗以土。故晏子春秋·問上:“夫社束木而塗之,鼠因往託焉。熏之則恐燒其木,灌之則恐敗其塗。”銘文意為害怕損壞、毀壞“社稷”之榮耀。“社稷”之詞由祭祀土神、穀神因以為國家之代稱。荀子·議兵:“王公由之,所以得天下也;不由,所以∽社稷也。”晏子春秋·內篇·問上:“古者離散其民而∽失其國者,其常行何如?”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