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隱,蔽也。从,聲。”
【釋形】
戰國壺銘文“隱”,从,从,从曰,从心,隸可作“”,疑右上部,是“”之形的演變,小篆右部中間“”是所从“曰”的形變;或說是“”的訛變,中山王器字如、,其所从會、复之上部亦為生變繁飾(參見該二字條)。張政烺先生釋云:“从心,陲聲。”隸定為“”,缺中間之。據銘義疑為“隱”字。
【釋義】
通“(隱,讀yín)。”嚴肅、莊重。壺:“(德)行盛(旺),(隱)(逸)先王,於(烏)虖(呼),先王之(德),弗可(復)(得)。”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:“朕奉天命,恭維永圖。”逸通“軼”,意超遠。軼,是奉稱先王之德的崇高,猶“明道德之廣崇”(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)。或逸,安逸,論語·堯曰:“興滅國,繼絕世,舉逸民,天下之民歸心焉。”抑或銘文那句是云:尊重隱退安逸的先王之德。
此之“”,張政烺隸作“”,釋云:“陲與差音近,疑讀為差。逸讀為軼。這句是說差不多超過先王。這兩處先王是指的先王。”(古文字研究第一輯,中山國胤嗣壺釋文)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