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報,當罪人也。从
,从
。
,服罪也。”
【釋形】
報,金文从
,从
,
亦聲。
,為以手按人使其跪跽,
、
,會治服罪人之意。報,幫紐幽部;
,滂紐之部。幫、滂均唇音,之、幽旁轉。故
亦為聲符。義為判決罪人,如韓非子·五蠹:“楚之有直躬,其父竊羊而謁之吏,令尹曰:‘殺之。’以為直于君而曲于父,∽而罪之。”
【釋義】
(一)答獻,報答。五年琱生簋:“余
(惠)于君氏大章(璋),報
(婦)氏帛束、璜。”李學勤先生云:“在婦氏傳達君氏之命後,琱生答禮。……禮玉大璋應該是交由婦氏帶回的。至于婦氏本人,琱生則以束帛和玉璜答報。”詩經·小雅·蓼莪:“欲∽之德,昊天罔極。”朱熹集註:“欲報之以德。”
(二)祭名。作冊
令簋:“令敢揚皇王
,丁公文報,用
後人亯(享),隹(唯)丁公報。”西周金文語序研究:“‘唯丁公報’意謂報祭丁公,丁公是作冊
令之父。卜辭賓語前置有‘唯→賓語→動詞’式,‘唯丁公報’應是對這一形式的繼承。”國語·魯語上:“有虞氏∽焉。”韋昭註:“報,報德,謂祭也。”
【字例】
.JPG)
作冊
令簋
.JPG)
五年琱生簋
.JPG)
六年琱生簋
.JPG)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