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奮,翬(huī)也。从奞在田上。詩曰:‘不能奮飛。’”
【釋形】
奮,金文从衣,从隹,从田會意。或从衣,从,亦聲。衣,喻意表示地表之草木為“衣”。田,田野,陸地。鳥除了飛于空中外,覓食于田野陸地,著巢與樹林、窠穴,活動多掩藏于樹林、草叢之中,然一遇有驚動、險情,便振翅疾飛逃離,故振翼、奮起為之本義。中山王器字田之中間一豎畫延長訛成“申”,省“衣”,而增了“攴(攵)”,“攴”,大概是襲擊鳥而振翼奮飛之義。
【釋義】
(一)起,奮起,振作而起行。令鼎:“令眔(暨)奮先馬走。”爾雅·釋詁一:“奮,動也。”廣雅·釋言:“奮,振也。”漢書·異姓諸侯王表:“響應于謗議,~臂威于甲兵。”一說“奮”為人名。
(二)舉也。中山王鼎:“奮桴(振)鐸。”此奮、振對文,說文:“振,舉救也。”一切經音義四引作“舉也。”爾雅·釋詁一:“奮,動也。”銘文意為:舉槌擊鼓擊鐸。
【字例】
令 鼎
中山王鼎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