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gǎo稿)苦浩切()

說文:“槀,木枯也。从木,高聲。”

【釋形】

說文釋“槀”與“枯”(kū)二字互訓。商晚期或西周早期金文有字作“”,卽从喪,从高聲。喪,甲骨文作 (549)(737)。甲骨文又有“”字,作 (合集7935),从宀,从喪。“”之下部與所从“喪”形近,且又與“喪”之筆畫結體,下部構成形近“考(或老)”,是高、考二字不僅音近,且高壽與考意亦近。故之下部當从“喪”“考”結體。于省吾謂甲骨文“喪亡”之喪皆假“”(採桑之桑本字)為之,金文盂鼎:“古(故)(師)”之,仍以為喪。說文喪字作氏謂从亡聲,是也;又喪亡與“考妣”意亦近。另參見“喪”字。據此,所从“喪”“考”結體,此以从“喪”說(當亦涵“考妣”意),喪本為“桑”之借字。

說文:“桑,蠶所食葉木。从叒、木。”桑科,桑屬植物的泛稱。落葉喬木。蠶桑亦有一種灌木,種類頗多,主要有山桑、白桑、魯桑等。但桑主以採其葉供蠶食,故甲文或僅以“木”著葉作 ,或以木著葉且加“”旁,“”表示採摘其葉之器(或為蠶食意)。桑經採摘或蠶食葉後,且如幹枯之木。說文之“槀”“枯”互訓,取其意。桑木、槀木均泛指植物,疑下部从喪(桑),後省作“木”。又文獻有“槁葬”,後漢書·馬援傳:“妻孥惶懼,不敢以喪還舊塋,裁買城西數畝地槁葬而已。”李賢:“槁,草也。時權葬,故稱槁。”宋無己亥秋淮南饑詩:“哭喪多槁葬,征旅少贏糧。”案:槁葬之槁雖為“藁葬(草草埋葬)”,且與“葬”連言,可謂不能不為“喪葬”義,其“槁”亦不無涵其“喪葬”意。依此推測,槀,本从喪,西周金文“”應是“槀”的古字。

戰國晚期魏器槀朝鼎字从木,高省聲。

【釋義】

(一)人名。:“亞(疑)(槀)乍(作)母癸。”

(二)通“蒿(槀,讀hāo)”。蒿朝鼎:“廿四[?]年,(槀、蒿)朝爲合陽鑄,容半□,二。”蒿朝氏,春秋地,以地為氏。見姓氏考略

【字例】

槀朝鼎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7 7:23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