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yè腋)魚怯切(业)

說文:“業,大版也。所以飾縣鐘鼓。捷業如鋸齒,以白畫之。象其鉏鋙相承也。从丵,从巾,巾象版。曰:‘巨業維樅。’  古文業。”

【釋形】

業,金文象編鐘簨之形。鼎銘、銘是兩個業形合構,且最具象形,其上部,有四豎畫是懸鐘橫木(或版)之栒上所豎刻“鋸齒”之象形,或為編鐘豎懸橫出排列(併列)之描繪(猶“無”字之排列形,故鐘的頂部稱舞),下一橫畫為橫向截面之一層(一排),卽稱之為簨(sǔn)。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,上下排列三層。字之中部若从辛,下部从“大”形,卽合體近乎“妾”字上部形,之下似“大”形(字由兩個“業”組成),卽以圖視之,上下層左右兩根立柱,其柱如“童奴”形,以頭頂每層橫木(或版),卽是“足”,其橫木以懸掛併列組成數口鐘(鼓)。說文云“如鋸齒”,“象其鉏鋙相承也”,徐鍇繫傳:“鎛鐘,凡一層齒縫掛八鐘。兩層故云相承。”郾王職劍字是以字從意,下部从“木”(不是裝飾成“童奴”形頭頂每層橫列之版),以“植木”為“架柱”,頂著每層橫列之木(懸掛鐘版)。中山王字中間由上之橫梁與下之“夫(人)”形,構成如“(辛)”字,下部成一“大”或“夫”字形(乃表示人狀),以頭頂懸鐘(鼓)之橫木狀。下增益一“口”(為裝飾性符號無意)與其上之夫(下之若大)構成如“去”字,其實源于“”之演化。參見“”字下部从之。

故其字構形源於架設橫木,懸掛編鐘磬樂器的“筍虡”。因其組裝構件有植柱、有橫木(或板),爾雅·釋器:“大版謂之業。”這是因為:古代之鐘為樂器,有大鐘為單獨懸掛的,有小鐘、鎛類編列於懸掛架上敲擊,多數以兩層排列,若每簨架十六口鐘,以音律發出不同之聲音,就是十六種音韻。架子的植柱名虡(jù),橫版(橫梁)名栒,栒上安有一塊刻出畫著鋸齒形的板名“業”,上面還插有羽毛之裝飾。故業有“大板”義。詩經·周頌·有瞽:“設~設虡,崇牙樹羽。”:“業,大版也,所以飾栒為縣也。捷業如鋸齒,或曰畫之。植者為虡,衡者為栒。崇牙上飾,卷然可以縣也。樹羽,置羽也。”

【釋義】

(一)功業,基業。中山王:“曹郾君子徻,……(以)內(絶)卲公之(業)。”史記·夏本紀:“于是,而使續之~。”

(二)人名。昶伯:“隹(惟)昶白(伯)(業)自乍(作)寶。”

【字例】

昶伯業鼎

晉公

中山王

郾王職劍

編 鐘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2 4:36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