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hāo茠)呼毛切

說文:“蒿,菣(qìn)也。从艸,高聲。”

【釋形】

蒿,甲骨文,从(艸之加),或从(卽林之加),从艸與从林(木)意無別,高聲。西周金文亦与甲文同,从艸,或作,高聲。

【釋義】

(一)蓬蒿。曾姬無卹壺:“圣(桓)之夫人曾姬無卹,朢安(茲)漾陲,蒿(間)之無。”朢安,諸學者識讀分歧,李義海先生釋為:“虎(吾)宅茲(慈)漾陲蒿間止(之)無(匹),……。”拓片雖殘剝,但“望”之左上部作从“亡”形,細審之亦可辨晰。“蒿間”之蒿,陳直先生釋為“蒿國”。李義海先生曾姬無卹壺銘文補釋

“蒿間”,劉體智認為與草竊伏莽同義,楊樹達先生讀為“稾”訓為箭桿,饒宗頤先生認為卽“蒿里”,又作“高里”“耗里”;馬承源先生讀為“告簡”訓為望祭祝告之于簡書,崔恒升先生認為“蒿”是地名,“蒿間”指蒿邑之間,李家浩先生讀為“郊閈”、訓為“郊里”,李零先生據包山楚簡認為“蒿間”是包括許多楚縣在內的地區名,位置在淮水及其支流一帶,劉信芳先生認為“應指墓區,包括陵寢、管理人員居住區和耕作區”,黃德寬先生從之。

關於“蒿間”的解詁,饒宗頤先生“知蒿間、蒿里原指蓬蒿沒人之葬地”,很有啟示意義。從語言的角度講,“蒿間”這一構成方式,與詩經·鄘風·桑中:“期我乎桑中”、詩經·王風·丘中有麻:“丘中有麻”、詩經·邶風·式微:“胡為乎泥中”、詩經·鄭風·清人:“河上乎翱翔”、詩經·小雅·頍弁:“施于松上”、荀子·勸學:“蓬生麻中”、禮記·樂記:“桑間濮上之音”中的“桑中”“丘中”“泥中”“河上”“松上”“桑間”“濮上”相同,都是在定語與中心語之間隱含著一個“之”。如果把這個助詞添加上去,便構成了“定+之+名”的偏正格式,與詩經·召南·采蘩:“于以采蘩?于澗之中”、詩經·鄘風·桑中:“期我乎桑中,要我乎上宮,送我乎淇之上矣。”的“澗之中”“淇之上”相同。

因此,“蒿間”應該理解為“蓬蒿之間”。在本銘中,指“無匹”所處的境遇。(摘引考古與文物2009年第2期)

(二)地名(蒿,讀hào)。德方鼎:“隹(唯)三月王在成周,征珷(武王)福自蒿。”此銘蒿,金文編云:“郭沫若云:通鎬,卽鎬京。”鎬京武王建都之地,在長安西邊上林苑內。今西安市西。

(三)通“高(蒿,讀ɡāo)”。周刼尊:“用乍(作)朕蒿(高)且(祖)彝。”

【字例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9 2:46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