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蔑,勞目無精也。从苜,人勞則蔑然;从戍。”
【釋形】
蔑,甲骨文
(甲883)、
(前1、49、4), 从
(或
),从戈。上象人之眉目之形,下象戈穿其身。合體構意:以戈擊人之義。與甲骨文之“伐”字構形相類。當有滅義,如卜辭:“雨其蔑”(後下37.7)金文與甲文形同,右部之“戈”的一橫筆貫穿與人之下部,更相肖與“伐”字,伐乃左為人,右為戈。又有“
”,从禾,从蔑。蔑為削、割義,會為割禾之義。構意與“蔑”同。戈器刺人猶割禾,故其本義為殺、滅。例易·剝:“初六,剝牀以足,~貞兇。”王弼註:“蔑,猶削也。”削,卽消滅義。
甲骨文字典云:“且蔑伐古音近,金文又多見蔑曆之語,實與後世之伐閱同義,為伐旌功歷之義,故蔑伐實為一字,後世分化為二字。”銘文中每見“蔑曆”連用,大概因征伐滅敵有功,勉勵嘉獎其功歷,便成為一個贊美之恒語。
【釋義】
誇美(蔑,或通伐,讀fá)。小臣
簋:“白(伯)懋父承王令易(賜)
(師)
(率)征自五
貝,小臣
蔑曆眔易(賜)貝,用乍(作)寶
彝。”次尊:“公姞令次
(司)田人,次蔑曆,易(賜)馬、易(賜)裘”。庚嬴鼎“王蔑庚嬴曆(歷),易(賜)祼
貝十朋。”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探討“蔑曆”云:“蔑曆是金文
語,解說其義者幾十家。我們采用學術界基本認同的唐蘭先生的說法,蔑讀為伐,曆讀如歷,蔑曆是伐其經歷,誇美其功歷。(註引唐蘭“蔑曆”新詁)”“楊五銘先生已經正確地指出小臣
簋、次尊中的‘蔑曆’用於被動語義,兩句記載的是作器者小臣
和次分別很榮耀地受到了來自上層的誇讚褒揚。除此之外,我們認為例師俞簋蓋:‘艅(俞)其蔑曆,日易(賜)魯休’中的蔑曆也是在被動意義上使用,是器主俞希望得到天子的稱美,與接下來的希望自己被天子‘易(賜)魯休’正好相應。”用義與文獻之“伐”同。小爾雅·廣詁:“伐,美也。”.JPG)
:“王蔑
曆。”孫詒讓曰:蔑曆,若釋黽勉,“此二字當各有本義,不必以連語釋之蔑勞也。曆卽歷之藉字。歷,行也(廣雅·釋詁)。凡云某曆者,猶言某勞于行也。云王蔑某曆者,猶言王勞某之行也。各如其字釋之,則古金所謂蔑曆蔑某曆者,不至鉏鋙而不合矣。”(古籀拾遺)
【字例】
.JPG)
小子
卣
.JPG)
庚嬴鼎
.JPG)
保 卣
.JPG)
長甶盉
.JPG)
史牆盤
.JPG)
師遽方尊
.JPG)
小臣
簋蓋
.JPG)
友 簋
.JPG)
趩 鼎
.JPG)
次 卣
.JPG)
尹姞鼎
.JPG)
王蔑鼎